preceded by | |
博斯普鲁斯王国 (c. 438 BC[1] - c. 370 AD) |
succeeded by |
博斯普鲁斯王国 (c. 438 BC[1] - c. 370 AD)from the Wikipedia | Read original article |
本条目没有列出任何参考或来源。(2013年11月30日) |
博斯普鲁斯王国 | ||||
王国 | ||||
|
||||
博斯普鲁斯王国疆域的扩张(被本都吞并前) | ||||
首都 | 潘提卡彭 | |||
常用語言 | 希腊语 | |||
主要宗教 | 古希腊宗教 | |||
政体 | 君主制 | |||
歷史時期 | 古代 | |||
- 成立 | 前438年 | |||
- 被本都征服 | 前107年 | |||
- 成为罗马帝国附庸 | 前63年 | |||
- 解體 | 370年 | |||
今屬於 | ![]() |
博斯普鲁斯王国(希腊语:Βασίλειο του Βοσπόρου),又称辛梅里安博斯普鲁斯王国,是一个位于辛梅里安博斯普鲁斯地区的希腊化国家,存在于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后4世纪。
博斯普鲁斯王国的辖境约为黑海东岸以及今日塔曼半岛一带;其疆域分为东、西两部分,被刻赤海峡隔开。
根据古希腊历史学家狄奥多罗斯的说法,博斯普鲁斯王国由色雷斯人斯帕尔多库斯于前438年建立。他的后裔斯帕尔多库斯家族一直统治这个国家直到前108年被斯基泰人征服。不久,本都国王米特拉达梯六世派军队击退斯基泰人,任命长子曼卡雷斯为国王。前68年,米特拉达梯杀死曼卡雷斯并夺取王位;翌年,被次子法尔纳克二世推翻。前16年,博斯普鲁斯成为罗马的附庸国。
博斯普鲁斯王国是所有古罗马附庸国中存在时间最长的一个。在公元63年至68年曾短暂地被罗马皇帝尼禄废除,但不久被恢复。
342年,哥特格鲁森尼部落国王埃尔马纳里克入侵并兼并了博斯普鲁斯。
博斯普鲁斯王国靠出口小麦、鱼类和奴隶以维持其繁荣。
|
|